Wednesday, 23 July 2014

不同体形的肥胖,有不同的原因

《人体使用手册》 > 第七章 减肥

不同体形的肥胖,有不同的原因

中医诊断学中的“望诊”,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其中又以“望形”最重要。“望形”时所“望”的就是肥胖的体形,也就是各个经络中垃圾堆积的状态。例如,前面章节提过的胆功能问题,会出现大腿外侧较胖或萝卜腿,即是“望形”的一种诊断实例。
从中医的理论中,当某个脏器活力较差时,其相应经络的活力也相对差。例如胃有寒象时,用手摸胃的部位,可以感觉到温度较周围低,这时这部份皮下的生理活动一定比周围差,当然就会堆垃圾了。
全身性均匀的肥胖,是脾脏能力低下,无法把分散身体各部位的废水送走所形成的。当脾脏把水送到了身体的中段,剩下的就是肾脏再把废水排出体外。因此,当身体中段腰及臀部特别肥胖时,是肾脏能力低下无法把废水排出去的症状,堆积在肾脏所在的区域的废水和垃圾,最终形成了中段特别肥胖的体型。
又例如,有些人的大腿外侧堆了很多脂肪,该部位是胆经经过的部位,因此,可以断言这个人的胆功能一定欠佳,而且不喜好运动。如果这个人喜好运动,则这部份所堆积的垃圾就会往下流动,积在小腿肚上,形成萝卜腿。因此,有萝卜腿的人,是胆功能不好又喜好运动的特征。前者的症状多数出现在女性身上,后者则多数出现在男性或女性运动员身上。这样的诊断,完全符合这个新的肥胖逻辑,经过临床诊断的验证,也和病人的实际情形相符。
另外额头上的皮下脂肪肥厚,以至于出现皱纹,由于该处是大肠经经过的部位,因此,可以断言这个人的大肠中的病灶较多;下巴两侧的脸颊肥厚,也是大肠经的问题。较高部位接近耳朵的部位较肥厚,则是小肠经的问题;正面脸颊,眼下及鼻子两侧较厚者,则是胃部的问题造成的;…等等。都是依据这个肥胖理论所建立的诊断方法。
在我们的经验里,当人体的血气上升到阳虚阶段时,身体会开始对各个脏器进行维修,当进行脏器的维修工作时,其相应经络的垃圾会开始排出。有些人原来头皮下有一层厚厚的垃圾,摸起来软软的,经过了几次肠胃的清理之后(身体自己进行的),头顶的垃圾排了出去,剩下薄薄的一层皮。
又如多数接受我们一式三招的朋友,在敲了一段时间的胆经之后,大腿外侧一层拱起来的肥肉就不见了。就是气血增加、胆经疏通之后,堆积在胆经上的垃圾也就排了出去。如果那些垃圾是人体贮存的能量,人体应该不会轻易将之排出去。
并不是只有胖的人会有垃圾堆积,有一些瘦的人,是由于肺气较弱,身体无法吸收水分,喝进去的水没有分布到各个器官就直接排出去。如果这个人同时也有脾虚的问题时,身体上也会堆积许多垃圾,但是垃圾中的水分很少,多数的垃圾都处于失水的状态,干干扁扁的,看起来不胖,摸起来很结实,黑黑瘦瘦的。
这种人一旦进行调养,当身体的血气上升到了阳虚水平,开始有能力清除垃圾时,会很快的将垃圾充水,使它能在身体的组织间流动,以便将之排出体外。因此,这个人会在很短的时间里,体重直线上升,体积也快速膨胀。我们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病人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重了十几公斤,手臂也粗了两倍多。从一个黑黑瘦瘦的人,变成了白白胖胖的。由于这个人的肠胃里有许多问题,身体必需随着这些脏器问题的清除,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瘦下来。
虽然在过去这么多年来,我们并不以减肥为主要服务项目,但是在许多不同的病人身上都可以观察到这些垃圾在体内的变化。使我们确信肥胖不是吃得太多,而是排的太少的结果。

肥胖不是吃得太多,而是排得太少

我们利用中医诊断中的经验建构了一个肥胖的新逻辑:
“当身体的血气能量不够,没有足够的能量将身体内部的废物排出体外,这些排不出去的垃圾堆积在身体内部组织的间隙,随着堆积垃圾的逐渐增加,人就慢慢的胖起来。”
从这个新的逻辑来看,肥胖并不是能量过剩,身体将过多的能量储存下来;反而是能量不够,使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将垃圾排出体外。从能量观点来看,两者完全相反,前者是能量过剩,后者是能量不足。这样的逻辑和传统的认知几乎背道而驰,但是却能对各种肥胖的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
例如,许多胖子的食量并不多,还是不断的发胖;经常听到胖子抱怨,连喝水都会发胖,有时这并非形容词,而是真实的情况。许多体型瘦的人,却吃再多食物也不会发胖。这两种人的胖瘦和他们的食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吃得少的人发胖,吃得多的人反而不发胖。在这两种人之间,吃的多少和胖瘦并没有直接关系,用能量贮存的理论不能解释这两者的差异。但是用没有能量排出垃圾的理论,就很容易解释这个现象。
胖子发胖的原因,是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将垃圾排出,那些排不出去的垃圾造成了肥胖。由于两个人拥有的能量差异,造成了不同的结果。实际的情形,通常年龄相仿的两个人,瘦子的体力往往比胖子来得好,胖子总是坐着不动,而瘦的人总是动个不停。
又例如年龄差异所造成的肥胖。年轻人由于身体内累积的垃圾不多,同时经络畅通,血气能量也较高,多数垃圾都能排出,就算食量惊人,也不容易发胖。上了年纪的人,血气能量不断下降,累积的垃圾愈来愈多,经络渐渐不通,不能排出的垃圾愈堆愈多,所以渐渐发胖。并且在脸上皮下脂肪堆积较厚的部位形成了皱纹,有些色素性质的垃圾则堆在皮肤上,形成了斑点。年龄愈大,身上的垃圾愈多。年轻人之所以让人觉得美丽,很大的原因是让人直觉上感到身上有一种清洁的感觉。用“没有足够的能量排除垃圾”的发胖逻辑来解释这些现象,比传统的“营养过剩”的发胖理论更合理一些。
如果这些造成肥胖的物质是储存能量的脂肪,身体必定有相同的方式将这些能量储存下来,也会用相同的方式将之转化出来使用。那么这些脂肪多数应该在相同的部位储存,因此,肥胖的体型应该都相同。可是事实上多数的胖子,肥胖的部位并不一样,体型也不同。
细胞是身体的最底层组织,每一个细胞都会独立地吸收营养和排泄垃圾,细胞中所排出来垃圾必须随着体液的流动,经过微血管回到静脉,再经肝、肾的过滤排出体外。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就会造成垃圾无法正常排泄,因而堆在细胞和细胞之间的间隙初期分量不多,垃圾会悬浮在组织液中,随着时日的增长,垃圾愈来愈多,整个人体的重量和体型都愈来愈大。这些颗粒原来还呈液体状,慢慢地悬浮的小颗粒愈来愈多,体积也愈来愈大,最终形成块状的固体,从外表触摸起来硬硬的很结实,很多人还以为自己变结实了呢。

Thursday, 10 July 2014

黑豆红花汤

 女人补血先喝汤 12款靓汤补气生血



  材料:黑豆50克,黑米50克,红花3克,红糖适量。

  制法:

  (1)黑豆用清水浸3小时至透身、黑米、红花洗净。

  (2)将黑豆、黑米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用慢火煲烂。

  (3)在放入红花、红糖稍煮片刻即成。

  (4)没有红花可以用红枣或是枸杞替代。

女人养生汤:补气、补血、补肾

女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一缺气、二寒气、三肾亏。
一、女人养生小习惯:
1、每天早上三片生姜、一杯蜂蜜水、三颗红枣,两天一瓶酸奶,平时多吃鸭血、猪血,其中特别提醒女性朋友:例假时期不能吃海带、海鲜、香蕉、西红柿、西瓜。
2、另外还要记住做一些动作:梳头(百会穴),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80多岁还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其中的秘诀就是梳头(不是有个小太监李莲英吗?他天天给慈禧梳头!我们没有小太监给梳头就自己梳)。
3、三天更换枕巾,因为头发是很脏的,所以必须勤换枕巾。
4、洗完澡用电吹风吹肚脐眼(丹田),这里要告诉大家电吹风比吹头发更有用的地方:低血糖患者可用电吹风吹腰,月经不调者可以吹后脑勺,再者就是暖丹田(吹肚脐眼)。
5、每天晚上泡个热水脚,如果方便可以加些艾叶、鹅卵石。有的朋友也许不知道什么是艾叶,端午节门前插的那种植物。
6、每天敲敲足三里(即膝盖外侧),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每天一只老母鸡,不如敲敲足三里。”
二、手脚冰冷的人吃什么好呢?
一种手脚冰凉是虚寒的表现,通常以服用温寒的食物。“虚寒”的原因,有天生的,也有后天生活习惯造成的。所以应该提倡多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饮食起居规律有序,注意温寒添减衣物,不吃生冷食物等。
另外有一种手脚冰冷,中医叫“四逆”。“四”就是四肢的末端,“逆”就是厥冷的意思。这种情况是因为血液循环不能达到四肢的末梢,因而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肢体寒冷。
女性在特殊生理期间也容易因贫血而引起畏寒,还有就是因为肠胃出血,血液流失过多的人,也会有贫血畏寒现象。
另外,中医学上还有一种叫“血枯”的病,就是血液干枯减少导致的贫血而畏寒,这是需要补血。如果血液淤阻,就要用“破淤生新”的治疗方法,破除淤血生出新血,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活血化淤”。
但这都得由专业中医师从脉搏和表现症状来判断决定归属于哪一类的怕冷。
营养原则
应多食具有补气、补血、补肾的性平、温热类食物。

适宜食物
另外,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品,以提高机体耐寒力。常见的温热食物有:、辣椒、生姜、山药、桂圆、当归等。
饮食禁忌
1、尽量避免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如冰冻饮品、冰激凌等。
2、在吃温补食物的同时,尽量避免同时食用滋阴类食物,出现相互抵消滋补功效。
其他
摆脱畏冷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早上起床。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是改善畏冷的第一步,早晨是一天的开始,不要老是蜗居在被窝里,振奋一下精神起床,然后好好的运动一下身体吧。心情愉悦的睁开双眼,不仅能防止畏冷,还能提高一天的效率。
2、运动身体。早晨起来运动身体,能使全身肌肉彻底的放松并舒展开来,防止由于全身僵硬导致的畏冷,人体经过一晚上的睡眠,往往处于血液不循环的状态,因此适当的运动放松身体很重要。
3、吃饱早餐。新的一天从早餐开始,好的体质也从好的早餐开始。
4、注意服装。切忌穿着紧窄的内衣,以及对身体有束缚的服装,不利于周身的血液循环。
5、尽可能步行。步行是温暖身体的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
6、通过午餐来温暖身体。进餐是改善畏冷的关键,通过一些高热量的午餐能够温暖身体。俗话说得好,中饭要吃的饱,一定要准时进餐,保证热量的摄取。多吃一些粥类,加入梅干菜等阳性食品,对暖身非常有效果。
7、与人谈话有奇效。与朋友聊天是减压的特殊方式,对防止畏冷有奇特效果。
8、补充适度水分。水分的补给是非常重要的,摄取水分的同时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更能使血液循环畅通,每天补充2升的水分为佳。
9、呼吸法。感觉疲劳的时候,慢慢呼吸对畏冷症有很好的疗效,将手放在胸部,吸气的时候鼓起腹部,采用此类腹式呼吸法,能把氧气输送到体内的各个部分,促使血液循环,改善畏冷状态,在座位上就能轻松实行,亲身实践下吧。
10、晚餐。晚餐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能够温暖身体的阳性食品,阳性或阴性可以通过颜色等来识别。一些阳性食品主要为红颜色的暖色系食物,包括胡萝卜,生姜,梅干菜等。一些阴性食品多为白色或冷色系食物,如热带水果等,所以一定要适度选择。
11、洗澡和洗脚。洗澡不仅能消除畏冷症状,更能调节身体状况,因而是十分重要的。平时也坚持每晚用热水泡脚,加入有疗效的中药会更好,如红花等。
三、女人养生汤推荐食谱:
《内经》中有“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医宗必读》中也有一句话“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气血互为影响,一些慢性疾病例如贫血、肠胃的炎症、癌症等都会导致气血两虚。气血两虚的人看起来毫无生气,大多心悸失眠、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应非常注意饮食方面的调养,以补气兼补血的食物为主,忌食辛辣、性寒、腌制品。
1、双红南瓜汤
原料:南瓜500克,红枣10克,红糖适量,清水2000毫升。
做法:南瓜削去表皮挖瓤,洗净,切滚刀块儿。红枣洗净,去核。将红枣、南瓜、红糖一起放入煲中,加水用文火熬至南瓜熟烂为止。
功效:南瓜性温味甘,可补中益气,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经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女性经期服用,可益气补血。红枣则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滋阴养血。红糖含有微量元素和多种矿物质,有暖胃、补血、活血、散寒的作用。经常食用,可使脸色红润,增加皮肤弹性。
2、百合白果汤:补血养颜 滋润肌肤
原料:百合、白果各50克,红枣8个,生姜3片。
做法:白果去壳,浸去外衣洗净;百合、红枣洗净,并红枣去核。先把百合、白果、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8碗水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至百合、白果熟烂,调入适量盐和油便可。
3、莲藕黑豆:调中益阳 补血滋阴
原料:莲藕500克,沙参15克(中药店有售),黑豆5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洗净。莲藕刮皮、切段;加水3000毫升(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4、高丽参:补血调经 强身健体
原料:高丽参10克、红枣6个、圆肉10克、杞子15克(以上中药店有售)。
做法:除高丽参外,各药稍浸泡,红枣去核,洗净;一起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250毫升(5碗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进饮方下盐,为3~4人用。
5、黑豆鸡蛋米酒汤:温阳祛寒 补血通经
原料:黑豆60克、鸡蛋2个、米酒100~120克。
做法:黑豆洗净,与鸡蛋用清水500毫升(2碗量)共煮,蛋熟后取出去壳再煮,至水量不多时,加入米酒煮约半小时便可。此量可供1~2人。
6、紫河车:益气补血 平喘止咳
原料:紫河车12克,党参、王不留行各15克,通草5克(中药店有售),姜3片,蒜6个。
做法:各物洗净。起油镬炒香姜、药包下炖盅,加冷开水1000毫升(4碗)和少许胡椒粉、米酒,隔水炖3小时,进饮时方下盐,为3~4人用。
7、芡实马蹄:健脾补虚 养心补血
原料:芡实30克、马蹄8个、淮山20克、杞子15克(中药店有售)、红枣12个、生姜5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药材浸泡;马蹄去皮;红枣去核;。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为3~4人量。
8、无花果赤小豆:滋阴润燥 养气益肺
原料:无花果6个、赤小豆100克、江珧柱40克、生姜3片。
做法:各配料洗净,稍浸泡。然后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两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9、莲藕红豆煲:健脾补益养气
原料:莲藕600克,红豆90克,陈皮1/4个,红枣4个,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莲藕去节、切段;红豆浸泡;陈皮去瓤;红枣去核。一起与生姜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5人用。
10、枸杞菠菜汤:补铁补血
原料:菠菜三棵,枸杞适量,油,盐,姜,三花酒,
做法:菠菜整棵洗干净,倒进三花酒,放油,大火烧开,转小火,煮到汤浓,放进洗干净的枸杞,接着放进菠菜,再放盐调味即可。